家长及时帮助认识错误,改正不良行为

个人图书馆-感悟zs   2023-08-27 09:22:38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孩子成长过程中,经常犯错、行为不当,这是正常的,

为,就能够收获经验,继续前行。教孩子很多遍,依然不改,明知故犯,不知道怎么办才好!要给孩子定规矩,玩完玩具,孩子不主动收拾,非得大人发火才收。为什么会屡教不改?有3原因:1,沟通问题。看到孩子出现不当行为,家长着急上火,冲孩子吼,批评孩子。家长总觉得提高音量大声说话,把孩子批评一顿,更有利于孩子长记性、改掉坏毛病,事实恰恰相反。当家长情绪激动地和孩子说话,其注意力都被情绪吸引,不能听进家长讲的内容。孩子从 5 岁开始,就会考虑到别人如何看自己,并建立自己的形象和尊严。家长上来数落他,孩子会愤怒,产生抵触心理,拒绝和家长沟通。次数多了,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,从而产生“破罐子破摔”的消极心理。孩子打小就不爱跟人打招呼,直到初中也没有长进,亲戚来家,他就像没看到一样。父母没少说他,每次都是发脾气、指责,甚至当着客人面骂孩子。正是这样不恰当的沟通方式,让孩子的自尊心被破坏,失去了让自己变好的动力。要学会正向引导,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。“对事不对人”,指出孩子行为的问题,不攻击孩子人格,贴负面标签。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,做出具体示范,需要重复几次孩子才能熟练掌握。年龄小的孩子,对正确的做法感到迷茫。家长作出明确的示范,让孩子明白应该怎么做,有利于孩子改正。当孩子主动做出正确行为的时候,家长及时肯定,会强化孩子的认识,慢慢地形成好习惯。和孩子沟通时,要尽量避免发泄情绪、否定孩子,正面的引导和鼓励,保护孩子的自尊心,才能促进孩子发自内心地做出好的改变'。2,环境问题:缺少规则清晰的环境。古语云: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环境对孩子行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。学校环境中,规则往往具体而明确:不许带手机到学校;铃声一响就要到座位坐好;课堂上不许交头接耳。到了家中,如果没有清晰明确的规则,就不容易帮助孩子改正不良行为。孩子把玩具玩得满地都是,却不知道收。在家里,在一些事情上设置清晰可执行的规则,是必不可少的,比家长唠叨、和孩子讨价还价效果好得多。列一张规律生活的作息表,几点起床、吃饭、睡觉、阅读、体育锻炼,全家人共同遵守,形成习惯,孩子拖延、磨蹭等行为就会少很多。孩子爱玩平板,和孩子商量着制定好规则,每周只能玩半个小时,自己可以选择哪一天玩,家长严格执行、不随便妥协,孩子就会慢慢“戒掉”平板。孩子不收玩具,家长就去帮他收,这就是没有坚定地执行规则。制定好规则,家长的态度要坚定,轻易不可更改,当孩子不遵守规则,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。家长为孩子营造有利于良好行为的家庭环境很重要。要孩子少玩手机,家长却经常玩手机、刷短视频、追剧,显然是在增加手机对孩子的吸引力。家里平时物品摆放乱糟糟的,没有条理,自然不利于孩子好习惯的养成。家长不要只埋怨孩子屡教不改,也要懂得反思孩子所处的环境,环境改善了,孩子的行为会随之往好的方向发展。3,动机问题:没有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。一位老师带的班级是四年级,原本乖巧、成绩优秀的一个男孩,突然像变了一个人,上课不认真听讲、拉着同学讲话,有一次,他找男孩聊天,语重心长地表达对男孩的期待,希望他将来能进入最好的初中。男孩忍不住哭着告诉老师:“如果我总是惹事、闯祸,爸爸妈妈就会多管管我,没有心思离婚了。”真相着实令人心酸,他终于明白了男孩内心的真实想法和诉求,看似惹人讨厌的行为背后,藏着的是一颗脆弱、恐惧的心。现实中,孩子那些明知故犯、屡教不改的行为,往往是多种因素导致的“果”,家长只有探寻到“因”,从源头上解决了问题,孩子才能做出改变。美国教育家鲁道夫说,当孩子们丧失信心时,他们会选择四个不恰当的方法,进而表现为某些不良行为,它们分别是:(1)寻求关注。只有得到你的关注,我才有归属感。(2)寻求权力。只有当我能说了算,我才有归属感。(3)报复行为。我得不到归属,所以我要让你受到伤害。(4)自暴自弃。